
图片
第1首 伟人的《七绝 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
铁马从容杀敌回。
这首诗写于1957年,作者曾乘车去海宁七星庙观潮,此地是观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地点。
写这首诗时国家建设情况总体向好,出现“大鸣大放”的局面,可谓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安定。
此诗气势如虹,不仅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豪迈,浑然天成,风云自在伟人胸中。
图片
第2首 伟人的《七绝 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其二鉴湖越台名士乡,
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
一例氤氲入诗囊。
这是毛泽东在1961年纪念鲁迅诞辰八十周年时创作的组诗中的第二首,其实两人并没有见过面。
此诗热情赞扬鲁迅在黑暗势力统治下勇于周旋和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歌颂他伟大的人格和刚烈的血气,赞颂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作者渴望鲁迅精神能够得以升华。
全诗凝练沉挚,铿锵有力,情感炙热,寄寓深刻。
图片
第3首 伟人的《七绝 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这首诗写于1962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开山鼻祖,他的《离骚》是毛主席最爱看的诗词作品之一。
作者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此诗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发人深思。
图片
第4首 伟人的《七律 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这首诗写于建国后,赞扬贾谊少年才气,豪爽洒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只可惜才能还没得以施展即被排挤,屡遭贬谪。
此诗抒发贾谊“壮志未酬”的悲哀,表达作者对贾谊怀才不遇的惋惜,对谗言佞臣的痛恨之情,是很有深意的一首诗。
图片
第5首 伟人的《七绝 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
这首诗是上首的姊妹篇,作者对贾谊“世无伦”的才华十分赞赏,对其怀才不遇、仕途受挫、未获重用、早亡,非常惋惜,同时对贾谊那种自伤、脆弱、愚忠、迂腐的性格作了委婉的批评。
全诗用语明白流畅,化用前人诗句,挥洒自如,韵味悠长,富有诗意。
图片
第6首 伟人的《七绝 刘蕡》千载长天起大云,
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
万马齐喑叫一声。
刘蕡勇于直言,刚正不阿,绝不趋炎附势,而且很有文笔。中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的科举考试中,刘蕡秉笔直书,痛斥宦官专权,建议皇帝诛杀干涉朝政的宦官。
考官虽然很欣赏刘蕡的才华,但是迫于宦官集团的权势,不敢录用他。所以刘蕡一生怀才不遇。官职只做到了秘书郎,最后还是被宦官诬陷,惨遭贬谪,客死异乡。
作者此诗赞扬刘蕡主张正义,敢于向黑暗势力挑战的斗争精神,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刘蕡的深切同情和对宦官的切齿痛恨,是一首咏史诗佳作。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新宝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